几个板凳一摆,大伙儿围坐一圈,近日,在淄博市周村区青年路街道桃源居小区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有事多商量”现场协商议事会。区政协委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围坐一堂,你一言、我一语,就小区环境“整治什么、维修什么、达到什么样的
几个板凳一摆,大伙儿围坐一圈,近日,在淄博市周村区青年路街道桃源居小区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有事多商量”现场协商议事会。区政协委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围坐一堂,你一言、我一语,就小区环境“整治什么、维修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问题进行协商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接地气、顺民意,像这样的协商活动只是周村区政协广大委员情系民生、助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何发挥政协各界别优势,更好服务群众?周村区政协给出的答案是:搭平台、建机制、创载体,让政协协商一步步走进群众生活,走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政协很近,委员很亲”。
融渠道搭平台 实现联系全覆盖
7月5日,一场题为“完善‘老字号集聚区’建设、促进商文旅融合发展”协商聚识活动,正在进行,这是该“界别同心汇”今年以来开展的第四场聚识联谊活动。
从界别群众中来,到界别群众中去。除了搭建“界别同心汇”聚识平台,周村区政协还持续加强委员工作室、协商议事室等阵地建设,创建了“智‘汇’不锈钢”“丝路同心”“青听汇心”3个特色委员工作室和10个协商议事室,成为居民提报问题、商议问题的固定场所。建设一室、联系一站、引领一面,67名委员与800余名界别群众建立了常态化联系,能够点对点、面对面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帮解民困。
建机制拓渠道 确保联系不断线
周村区政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部署要求,出台了《关于常态化开展委员“走基层·亮身份·展风采活动,聚力打造“金周同心365”履职品牌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委员密切联系界别群众的总体目标、活动内容、工作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委员们要牢记委员身份,通过委员联系社区、网格、群众的“三联”工作机制,组织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议事、专题讲座、读书交流、社会公益、委员联谊“六个一”活动,以及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信息员、促进和谐的调解员、服务发展的参谋员、社会治理的监督员“五大员”,365天全天候履职尽责,进一步畅通渠道、直通基层、联通民心,更好地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助力党委政府拓宽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渠道,架起委员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办实事聚共识 推动履职不断档
有了组织和制度保障,周村区政协“火热”的工作局面迅速打开。
解决一批民生实事。围绕“元宝湾社区红色物业、青年路劳务市场优化”等19个议题,开展小微协商活动26场次,助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28件;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到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的“民生大事”,都能感受到各政协委员切实履行“协商”主责主业,促进矛盾化解在基层、力量凝聚在基层的担当作为。
发挥一批委员优势。身为心理咨询专家的张建芬,把“心理健康室”建在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除“心病”;兼具政协委员和企业家双重身份的吕南,不惜成本,为全市烧烤店置换食品级不锈钢烤签,为推动全市烧烤业态绿色化、规范化发展尽一份力;长期支持法律援助工作的律师陈川,把法律服务带到社区居民群众身边,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居民的法治观念,有力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
形成一批协商建议。今年1-8月,周村区政协共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832篇,被省市政协采用165篇,《关于开展“淄博老字号”认定工作的建议》《关于保护利用淄博制丝厂工业遗产的建议》等3篇信息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关于及时对孝妇河大桥(深圳路段)进行维修维护的建议》等5篇信息被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制定了相应配套方案予以专项推进。
上一篇:淄博市周村区政协力促心理健康室”建在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下一篇:关注“心”健康,乐享“新”生活—心理健康关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