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专题 最新 热门 推荐 心理医生 精神科医生 精神病医院 热门话题 心理港湾 精神病托养
安宁精神心理网
预约挂号 咨询专家
安宁精神心理网 > 新闻资讯 > 心理新闻 > 正文

共同守护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24 15:31:31 来源:贺成 3195人关注

近日,某医院面向儿童的精神科门诊深夜排队的新闻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小小年纪怎么得了抑郁症”“我们的孩子怎么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11月21日《法治日报》)

        近日,某医院面向儿童的精神科门诊深夜排队的新闻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小小年纪怎么得了抑郁症”“我们的孩子怎么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11月21日《法治日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这也表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不容忽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抑郁研究所等联合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也指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至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精神专科和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人数正逐年递增,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以情绪问题为主诉来就诊的患者比例也逐年增加,成为儿童心理科就诊的主要人群之一。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统计数据为例,2006年该院儿童精神科门诊量为2.6万余人,2020年达到5万余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心理学专家表示,精神心理问题是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包括家庭、学校和孩子个人在内,对心理健康缺乏科学认识,是导致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面对日趋突出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共同守护。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家长要尽量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避免打骂、讽刺、挖苦,多沟通、开导、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同时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孩子遭遇挫折后,家长要给予强大的支持,构建积极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意识到挫折并不代表彻底的失败,在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和成长,下一次做得更好,这样才能将磨难变成精神财富。家长切忌放任孩子不管,不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不教会孩子积极的思维方式。

对于学校来说,老师除了关心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外,还要多关心他们的人际交往情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苗头隐患。对待孩子要有耐心,不要动不动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同时,学校要定期面向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尽早识别和干预心理问题。

从社会层面来看,应该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配备精神专业医师,力争各省每10万人平均有2至3名专门服务未成年人的精神科医生,持续加大公共医疗供给,通过高校培养、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等,扩大培养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人才。此外,教育部门要对全国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增强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相关各方要意识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要敢于从自身找原因,把一些基础性工作做在平时和最前头。比如有关部门继续扎实推进“双减”,减轻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业负担,缓解其心理压力;学校要更重视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疏导工作,科学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文体活动;家长则应树立综合成长观,以长远眼光培养孩子可持续发展能力,少一些“鸡娃”,多一些陪伴。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守护之下,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将更加美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

上一篇:安陆市卫健局开展阳光心理科普宣讲活动 下一篇: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召开第一次会议
小编推荐
六一儿童节: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扬州市杨庙镇新杨村开展未成年人
您也可以通过安宁精神心理网手机版访问:
共同守护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

关键词:

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