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沙县委编办通过强基础、引人才、优服务,持续在心理健康领域发力,健全“心”防体系,全力守护好人民心理健康。
近年来,长沙县委编办通过强基础、引人才、优服务,持续在心理健康领域发力,健全“心”防体系,全力守护好人民心理健康。
一、优化调整,为发展心理健康事业夯基础
一是调优机构职能。优化机构设置,将长沙县精神病医院更名为长沙县第三医院,加挂长沙县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牌子,整体搬迁至安沙镇,按照二级精神专科医院标准打造“花园式”院区,承担全县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教育、信息收集等培训与指导,有效发挥心理健康预防职能。指导完善医院党组织建设,设立党建办等党务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党对业务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合理设置焦虑抑郁门诊、少儿心理诊疗区等特色就诊区域,满足群众就诊需求。二是统筹编内编外资源。加强编制保障服务,及时核增6名全额事业编制用于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相关工作。同时,按照编制配备标准,以实际开放床位数进行测算并核定长沙县第三医院用人总量,满足事业发展需求。三是优化服务监管。指导长沙县第三医院及时办理事业单位变更登记,按规定提交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对年报内容进行真实性审核,对其运行成效、公益效应进行评估,确保运行顺畅、运转高效。
二、储能蓄力,为建设优质专业队伍引人才
释放政策红利,撬动人才资源,在全县心理健康领域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队伍。一是打造人才“强磁场”,不断放大人才“磁吸效应”。出台《长沙县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试行)》,在引进待遇、培育激励方面连续五年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支持。截至目前,已陆续引进卫生健康人才18名,其中学科带头人6名、骨干人才12名,人才“聚集”效应初显。二是发挥人才示范效应,引领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引进省内名师专家团队,先后打造了莫建中名医工作室及湘雅附二团队名专家工作室,让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基层。新引进1名临床心理科骨干人才用于发展重点学科临床心理科,为打造区域特色、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点学科强化“人才基础”。三是注重人才培养,优化人才梯队。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先后组织30名医学骨干前往湘雅附二、省脑科医院等省级医院进修,进修成果作为人才考核评定重要依据。建立健全“传帮带”机制,不断涵养人才队伍,培养搭建省内一流心理健康人才梯队。
三、多方联动,为打造全方位服务强体系
一是推动院地协同。与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共建共享长沙县临床研究基地,探索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地方医疗机构的合作新模式。对于亟需干预的精神心理问题,可无缝对接省部级医院转诊,形成了顶层与基层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二是打造县域专科联盟。发挥县第三医院职能优势,与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第二医院等县级综合医院组建精神心理专科联盟,联合开设精神(心理)专科门诊。依托精神心理专科联盟,为县级综合医院非精神专科医务人员开展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及危机干预知识培训,赋能综合医院精神疾病筛查和干预能力,提升县域医院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三是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网底”建设。设立228个村(社区)心理咨询室以及乡镇巡回医疗点,组建医疗队伍定期赴乡镇(街道)开展免费心理咨询,服务范围辐射汨罗等县域交界处。设立人才服务小分队赴学校、社区、机关、企业等社会单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活动和心理健康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免费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达1.15万人次,涵盖中小学生心理筛查6万余人,发放宣传折页6万余份。通过“上+中+下”联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逐步将心理健康服务覆盖社会各类群体。
上一篇:长沙县健全“心”防体系守护好人民心理健康 下一篇:赞誉满满!华富街道“家校社”联合项目为青少年心理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