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暴雨,让平时看完《新闻联播》就“打呼噜”的刘殿启患上了“失眠症”。也正因为“失眠”,让这位68岁的大爷成为一次惊险救援中的“关键先生”。
连日来的暴雨,让平时看完《新闻联播》就“打呼噜”的刘殿启患上了“失眠症”。也正因为“失眠”,让这位68岁的大爷成为一次惊险救援中的“关键先生”。
7月1日,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已超过24个小时暴雨如注。作为斗冲村村民组长,为方便巡查,刘殿启入汛以来就睡在了家门口的简易板房里。
当天,刘殿启将全村仔细巡查了两遍才回家躺下,然而直到《新闻联播》重播都已放完,刘殿启依旧辗转反侧,“这么大的雨不会出事儿吧?”他心里嘀咕。
晚上9点40分,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爆竹声”。刘殿启赶忙起身查看究竟。伸手不见五指的暴雨夜,他打开手电筒,光柱指向了家门前自己的几亩地。
眼前的一幕匪夷所思:原本插满稻秧的地方横七竖八堆起了毛竹,更让刘殿启头皮发麻的是,竹子正在顺着山坡缓缓地移动,枝干间触碰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不好!是滑坡!”刘殿启彻底精神了,这座历经120年风雨屹立不倒的老村寨竟然正在“陷落”。
来不及拿上雨具,更顾不得叫醒老伴,刘殿启立刻往山上跑去。在离家500米远的山坡上,还住着不少乡亲。大雨让山路变得湿滑,刘殿启一边气喘吁吁地跑着,一边拨通了村干部的电话。
“快来人!山崩了!”
此时的村宅早已灭了灯,乡亲们都在熟睡。
“快出来!山崩了!”
刘殿启先是站在山坡上喊,无奈雨声太大,轻易盖过了人声。见没动静,刘殿启挨家挨户敲门,终于一家家屋内亮起了灯。
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在暴雨中进行,白天已经转移了一部分村民,留守在村民组内的还有8人,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其中一位98岁的老人耳聋多年,睡梦中被惊醒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愣是不愿离开。刘殿启手舞足蹈比划着,扶他起身帮他穿衣,协助家人背起他出门。
8人最终集结完毕,刘殿启带着众人往山顶转移,想着若是往山下撤,万一滑坡范围扩大,我们可能都会被埋进去。山顶上风雨交加,众人茫然无措,刘殿启安慰大家:“没事的,会有人来救援。”这时刘殿启方才想起,熟睡的老伴对险情全然不知。
幸运的是,就在这时,山下越来越多的灯柱出现,一支由村干部和当地公安组成的救援部队及时到达。晚上10点20分,8人被护送至山下的一个学校妥善安置,历时不到40分钟,救援完成。
为了防止有人被遗漏,刘殿启叫醒老伴,老两口打起手电,又往村民组走去。这一次,刘殿启彻底“失眠”了整宿。
7月3日,记者来到这个自然村,警戒线内还保留着当天晚上灾难发生时的样子:坐落在半山腰的村民组像是被炸开了一个缺口,泥沙混合着建筑残骸和七零八落的毛竹,形成了一个长达200米的扇形废墟。
汤家汇镇街道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徐生厚介绍,这次滑坡面积连田亩在内达13亩,一户人家的7间瓦房被直接冲毁,村内多间房屋出现倾斜、裂痕。
“多亏了老刘,村里没有人受伤。”村民廖家秀虽然损失最大,却直呼万幸,“房子没了还可以重建,人没了才是真的完了。”
徐生厚告诉记者,镇里已给受灾群众发放了500元基本生活费,未来将结合宅基地改革、民政部门两方面解决安置问题。
上一篇:剩女安宁(上下) 下一篇:杨坤因《天籁之战》紧张到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