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心理咨询的心理医师介绍,在生活中父母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批评,首先父母们要注意端正个人的态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批评,并结合适当的引导等。
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在做错事情的同时,不接受自己的父母的批评,总是表现的很叛逆,小的时候,常常以大哭表示,渐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顶嘴或者离家出走等行为。那么亲子教育中为什么孩子总不接受批评?就请烟台心理咨询的医师详细的说明一下。
烟台心理咨询的心理医师介绍,亲子教育中为什么孩子总不接受批评:
原因一、父母批评的泛滥化
有时候,我们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慷慨激昂、语速飞快、大脑活跃、思维跳跃、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就是个打了碗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丢钥匙、丢钱、丢面子(因为测验考砸了),还能扯到打架、看电视、玩游戏等。总之,只要能想起来的事就可以像电影镜头一样重放。真可谓: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直说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脑袋一低,心想:你爱说啥说啥吧!也不嫌口渴?哼!
亲子教育心理
原因二、父母批评的情绪化
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脸色发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好了,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而您可能不知道,当家长大费口舌的时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计的却是:“现在是骂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骂完了!”家长在呵斥孩子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问:“你听明白没有?”孩子马上反射说:“听明白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以后还犯不犯?”“不犯了!”这时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为了早点结束这场暴风雨。如果有摄像机的话,家长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现,真可以说是不堪目睹啊!
原因三、父母批评的急躁化
有许多时候是这样的,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家长却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不知者还不为过”呢!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犯错更是正常的!但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原因四、父母批评的简单化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如果走着上学会迟到的话,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孩子按时到学校的,有车可以送,没车可以打车啊。曾有个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说很简单,你不管他就完了,迟到了自然会有学校批评他。就是因为你有种种办法可以不让他迟到,是承担孩子赖床后果的挡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地沉着地赖床,你骂他何用?
烟台心理咨询的心理医师介绍,在生活中父母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批评,首先父母们要注意端正个人的态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批评,并结合适当的引导等,不要不问不清,就直接批评,学着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您还有什么关于亲子心理的疑惑,都可以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亲子间良性的交流,父母要注意端正自我态度,学会身体力行!
上一篇:认清网络虚拟世界背后有哪些现实 下一篇:朋友交往中为什么需要留点距离